胰腺癌不同分期都有诊治新范式?能够既切肿瘤还保功能?记者日前采访获悉,有“癌中之王”之称的胰腺癌,不同分期诊治方案都有了创新进展,形成了“广州方案”。
9月4日至6日,2025华南国际胰腺诊治论坛暨广东省基层医药学会年会在广州举行。大会聚焦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热门领域,融合多维度创新路径,集手术演示、专题论坛等为一体。4位院士、超500位专家参会。
大会现场,由大会主席、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牵头的第二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正式成立,从首届60家拓展到本届80家医疗单位参与。

不同分期胰腺癌诊治有了“广州模式”
胰腺癌因其早期诊断难、进展快、预后差,有“癌中之王”之称。陈汝福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针对这一挑战,团队率先构建了“分期导向、个体化决策、多模式联合、标准化流程”的诊治新范式,针对不同分期的胰腺癌,包括可切除的、边界可切除的、局部晚期和晚期胰腺癌的4个类型,都形成了“广州方案”。
“现在面对不同分期,我们的手段很多。”陈汝福介绍,例如对于可切除的早期胰腺癌,可用微创腹腔镜或者用机器人加微创进行根治性手术,发明了联合神经清扫的术式,能显著提升肿瘤切除率与长期生存率;针对边界可切除的胰腺癌,团队开展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模式;针对局部晚期胰腺癌,团队开展了以转化治疗为核心,整合纳米刀消融、纳秒脉冲消融、分子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种精准治疗手段;针对晚期胰腺癌,构建了基因检测与类器官模型相结合的个体化治疗体系。
陈汝福认为,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晚期胰腺癌或局部晚期胰腺癌的长期生存和转化治疗可能性在不断提升。针对晚期胰腺癌患者,其团队开展了新辅助化疗、化疗联合靶向及免疫治疗、纳秒刀、术中放疗、粒子治疗等一系列治疗方法,并牵头数个全国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将作为传统方法的重要补充,有效提高晚期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
既切肿瘤还保功能,创新手术全程直播
对于让人闻之色变的“癌中之王”,能否既切肿瘤还保功能?
以往,胰头部肿瘤即便是良性病变,往往也需要“大范围切除”,令患者失去大部分胰腺功能,术后容易出现消化不良、糖尿病、免疫力下降等问题,需长期甚至终身依赖替代治疗。陈汝福教授团队借力机器人辅助技术,针对良性或低度恶性的胰腺占位,率先开展了多种保功能新术式。
大会设置的手术现场直播环节,直观地展现了这一过程。最终手术顺利完成,为患者保留了更多正常器官,同时将手术时间从以往5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
多名教授参与直播点评时一致指出,这场机器人辅助胰腺保留手术为患者保留了正常器官,有效规避了术后内分泌与外分泌功能的下降,极大改善了患者预后。
80家医疗机构聚力!联盟协同创新
本次大会上,由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广东省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胰腺中心主任陈汝福教授牵头的第二届“华南胰腺微创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汇聚华南地区80家医疗单位,包括省级龙头医院、区域中心及基层特色机构,标志着区域胰腺微创诊疗迈向规范化、协作化。
“联盟的目的主要是协同创新,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平衡,推动基层医疗发展,进一步推动胰腺微创外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促进高水平科研合作与临床多中心研究,全面提升区域内胰腺疾病的诊疗能力与整体学术水平。”陈汝福介绍,“例如在早筛方面,不仅希望通过联盟将早防早治的科普知识、早筛的最新技术进一步向基层推广,也希望建立各区域的大数据,来推动胰腺癌早筛的进展。”
陈汝福透露,未来,联盟还将积极探索人工智能、纳秒刀、溶瘤病毒等前沿技术的多中心验证和临床转化,构建跨区域、跨学科的合作网络。
文、图、视频|记者 林清清 实习生 王雯燕 通讯员 孙叔昕
编辑: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