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科普|体检发现PSA升高,怎么办

时间:2025-08-26 06:25:00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趋明显,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逐步增高,2022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约达13.4万,死亡病例数约达4.75万,位居我国男性新增恶性肿瘤第6位。虽然发病率总体低于西方国家,但是我国确诊的前列腺癌有2/3男性已处于中晚期,这不仅和我国前列腺癌筛查覆盖率低有关,也和临床症状不明显相关,错过了最佳诊断、治疗时间,严重影响男性的生活质量。

社区体检的普及让前列腺癌早发现成为可能,肿瘤指标中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前列腺癌筛查首要且重要一环。那PSA的升高是不是就代表自己得了前列腺癌?

① 前列腺的基本概念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前列腺到底是干嘛的。前列腺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排尿。前列腺位于膀胱的下方,隐藏在盆腔深部,看不见也摸不着。正常人膀胱储存的尿液从尿道排出体外,而男性的尿道直接穿过了前列腺,这也是为什么前列腺一大,排尿就会有问题的原因。其次前列腺能分泌前列腺液,关乎广大男同胞的健康和“性福”。最重要的,前列腺能促进雄激素分泌,调节男性内分泌。可以说,合格健康的前列腺能让男人加持效果拉满,实现全身心的愉悦和健康。

② PSA和前列腺癌的关系

PSA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英语缩写,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酶,主要存在于前列腺分泌物中,不大会进入到血液中。正常情况下,血中PSA值为0-4ng/ml,4-10ng/ml要提高警惕了,当PSA>10ng/ml时,我们一定要去医院进一步排查。

当前列腺发生肿瘤或者炎症改变时,原本正常前列腺结构被异常癌细胞破坏,使PSA大量进入血液,从来导致了化验报告中PSA的升高。因此,不仅肿瘤,炎症、前列腺增生都可能引起PSA的增高。所以,前列腺癌患者往往伴有PSA升高,但PSA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前列腺癌。

当我们拿出我们体检报告时会发现,部分体检报告中PSA有时候会分为2个,一个叫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另一个叫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这个就是我们常说的PSA,而fPSA在血中大部分是没有活性的,即无用。

检验项目

检验结果

参考范围

单位

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

12.16

0-4.0

ng/ml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

1.24

0.0-1.00

ng/ml

比值(FPSA/TPSA)

0.10

0.15-1.00

可以说在各类肿瘤指标中,PSA是少数特定器官(前列腺)的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之一,主要用于前列腺癌的筛查和辅助诊断。

③ 需要前列腺癌筛查的人群

前列腺癌常由于进程缓慢而被称为“惰性”癌症,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早筛查早治疗是发现并赶走这个“沉默杀手”的关键。根据我国前列腺癌的流行病学调研结果,筛查人群主要包括:

(1)年龄>50岁的男性;

(2)年龄>45岁且有前列腺癌等家族史的男性;

(3)年龄>40岁且PSA>1ng/ml的男性;

(4)携带BRCA2基因突变且年龄>40岁的男性

如果每年有规律的体检,建议将此肿瘤筛查项目增加到体检中,定期随访。

④ 前列腺癌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有的就是尿频、尿急、疼痛、排尿困难等,常被认为是老年人正常的前列腺改变。如果当时并未及时就诊,等出现血尿、骨痛、双腿无力等,可能常常预示着前列腺癌的快速进展,影响男性预期寿命。

⑤ 其他辅助的前列腺癌筛查手段还有哪些?

PSA升高不等于确诊前列腺癌,但是它是前列腺癌的筛查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前列腺癌的风险,在前列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PSA水平升高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其他检查来明确诊断,包括:

(1)直肠指检

直肠指检是手指从肛门插入来到直肠检查前列腺的大小、形态、质地、硬度等。前列腺专科医生通过对前列腺的触摸来判断前列腺是否有癌变部位。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直肠指检会影响血PSA结果,需先抽血后触诊。

(2)经直肠前列腺超声

经直肠超声能更为直观了解前列腺大小、有无结节等,比直肠指检能给出更详细的数据。如果发现异常的低回声结节提示前列腺癌可能,并有初步肿瘤体积大小。

(3)前列腺核磁共振检查(MRI)

前列腺MRI检查是发现前列腺信号异常改变、检测前列腺癌尤其是临床显著性前列腺癌中具有重大价值,是后续前列腺穿刺的重要依据。同时前列腺MRI也是明确前列腺癌临床分期的主要依据之一。

(4)前列腺穿刺活检术

前列腺穿刺活检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在超声引导下经会阴或者经直肠到前列腺取出极少量组织进行病理明确分型。由于其为有创的操作,需有前列腺专科医生严格把控穿刺指针,避免不必要的穿刺和过度治疗。

⑥ 引起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都有哪些?

前列腺癌确切发病原因至今还在研究中,但是已知多种因素和发病风险相关。首先年龄,前列腺癌常被称为“退休癌”,随诊年龄的增高,发病可能性也逐步增高。常好发于60岁以上男性,但是近几年有逐步年轻化趋势。其他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种族、饮食结构、肥胖和性激素等。遗传在前列腺癌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父亲或者兄弟有相关疾病史的,其患病风险是普通男性的2倍以上。饮食因素也和前列腺癌发生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饮食文化逐步向西方发达国家靠拢,前列腺的发病率在近几年也迅速增高,尤其是高脂饮食更是被认为高危因素之一。

⑦ 那对前列腺癌,如何防患于未然?

最有效也最省钱的办法就是动起来,避免久坐。生命在于运动,如果体力允许,鼓励男性朋友们跑起来,跑步时腹腔脏器能规律有力“按摩”前列腺,促进血液循环。其次饮食上,戒烟、戒酒、少吃辣、多喝水,鼓励多吃西红柿、蔬菜、鱼虾豆制品,减少猪肉、牛羊肉等红肉的摄入,坚持低脂饮食,控制总热量。管住嘴,迈开腿,远离前列腺疾病困扰。最后也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要憋尿,千万不要憋尿,不仅损伤前列腺还伤害膀胱,增加尿路感染、前列腺炎的概率。

相比其他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总体预后较好,尤其早期前列腺癌常可以通过手术等治疗达到根治目的。前列腺癌早期基本无明显症状,早筛查早治疗,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护好自己的“生命腺”,科学防癌!

作者:袁秀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泌尿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