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
近日,上海市新华路隧道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有市民在夜晚进入这条明令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的隧道,只为拍出“王家卫风”的照片。而在社交平台搜索“电影感隧道拍照”“复古港风”等,均有不少“指路教程”。(5月23日长沙晚报微信公众号)
社交平台上,拍照打卡者站在隧道两侧应急通道,身旁不到半米处就是飞驰的车辆,更有人直接坐在通道上,双脚还伸进机动车道。这哪是拍片?分明是玩命。
这类行为背后藏着双重风险:一是安全隐患。隧道内车辆通行速度快,应急通道本就狭窄,拍照者与车流擦肩而过,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剐蹭甚至碰撞。二是法律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擅自进入禁止通行的隧道最高可处50元罚款。更关键的是,隧道步行道是供事故避险的应急设施,占用它不仅扰乱交通秩序,更可能让真正需要避险的人失去安全保障。
拍照本为记录美好,可要是赌上性命,岂不是本末倒置?奉劝各地打卡者,别被类似的滤镜误导,把涉险当作爱美。看到所谓 “网红打卡点”,先想想是否安全、合规?如果遇到有人在危险区域拍照,不妨好心劝阻,或者联系交管部门介入。也希望平台加强对这类危险内容的审核,别让 “电影感”标签变成“冒险邀请函”。
流量或许能博一时眼球,但安全才是永恒底色。追寻城市之美,何必囿于危险隧道?公园的绿荫、老街的烟火、绚烂的晚霞,何处不能拍出独特质感?请记住,真正的 “电影感”,是岁月静好,而非惊心动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