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南昌“二手经济”的兴起 “旧”市场带热新消费

时间:2025-08-14 11:03:00

在南昌,“二手经济”正成为消费领域的一抹亮色。从二手书屋到各类旧货市场,二手物品交易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也推动着资源循环利用和环保理念的普及。

旧书流转承载文化记忆

走进青山湖区半边街的阿胖书屋,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光眷顾的旧书世界。店内空间不大,却被各类书籍塞得满满当当,书架上、地面上、柜顶上,到处都是书的“身影”,浓郁的书香弥漫在每一缕空气里。

店主桂丽萍,大家亲切地称她为胖姐,年近60的她性格爽朗,有着南昌人特有的热情。在经营阿胖书屋的27年里,胖姐与书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也积累起了庞大的书友圈子和稳定的旧书货源。不少书友家中有了旧书,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胖姐,一个电话或者一条信息,胖姐便欣然前往收书。

阿胖书屋的旧书价格十分亲民,最低只要1元钱一本,大多数也不过3至5元,如此实惠的价格,让这里成为爱书人的淘书天堂。不仅本地书友常常光顾,还有不少外地爱书之人慕名而来,甚至一些书店也会来此进货。尽管如今线上购书十分便捷,但胖姐坚信实体书店无可替代的魅力,“来店里淘书,能实实在在摸到书,看到内容,那种感觉和网上买书可不一样。只要还有人喜欢纸质书,我就会一直干下去。”

前来淘书的大学生李灿告诉记者:“我是个历史系的学生,经常需要查阅各种资料,阿胖书屋的旧书种类丰富,很多绝版的历史资料在这里都能找到,关键是价格便宜,帮我省了不少钱。而且在这儿淘书的过程很有趣,就像寻宝一样。”而市民张爷则表示:“我退休后就爱看书,阿胖书屋是我常来的地方,在这里翻翻旧书,和胖姐聊聊天,感觉特别惬意,这里的书承载着岁月的记忆,每一本都有故事。”

除了阿胖书屋,南昌的文教路也是二手书店的聚集地。小万书店面积虽仅有5平方米左右,却藏着近3000册旧书,店主老万凭借对书籍的独特见解和为书友精准选书的服务,收获了一众忠实顾客;成就书店则早在2005年就开启了线上线下同步经营的模式,在网络时代为旧书找到了更广阔的销售空间。这些二手书店,承载着南昌的文化记忆,成为爱书人交流思想、分享阅读感悟的精神家园。

二手交易市场多元发展

在江西旧货大市场,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以二手家具和办公设备为主,不少初创公司、培训机构来此采购。“刚创业时,6张办公桌、4个文件柜全在这儿买的,花了不到两千块,要是买新的得一万多。”在红谷滩开工作室的“90后”创业者小林说,“用了两年多没坏,现在业务扩大了,又把这些家具卖给市场里的商家,还能回点本。”

而京东大道的二手数码市场,成了年轻人的“省钱乐园”。刚买了二手手机的大学生小赵说,他和同学的笔记本电脑、平板大多在这儿淘,“老板会提前说明哪些部件换过,不像网上容易踩坑,售后还能找到人。”

这些二手市场的兴起,紧扣着南昌的城市特点。随着老城区改造加速,不少家庭清理旧物,又为二手市场提供了充足货源。在青山湖区湖坊镇的便民服务中心,甚至专门开辟了“周末闲置交换角”,居民们带着旧物来置换,不用花钱,以物易物,成了社区里的“暖心集市”。

互联网的发展为南昌的二手交易带来了新的机遇,线上线下融合成为趋势。多家知名二手交易平台上,南昌地区的二手物品信息层出不穷,从大型家具到小巧饰品,应有尽有。市民们只需轻松点击,就能发布自己的闲置物品,也能浏览到来自全城的二手好物。同时,一些线下二手店铺也纷纷开设网店,拓宽销售渠道,让更多人能够便捷地购买到心仪的二手商品。此外,南昌本地的各类二手闲置群也异常活跃,群里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大家在群里分享闲置、交流心得,实现了闲置物品的快速流转,既节省了资源,又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在南昌红谷滩万达广场的一家闲置服饰循环店,店主介绍说:“我们店就像是线下的闲鱼,帮大家寄卖闲置服饰,很多都是全新带吊牌的。现在年轻人都喜欢这种方式,既能处理掉自己不穿的衣服,又能花小钱买到心仪的款式。”经常在二手闲置群交易的市民刘先生表示:“这个群特别方便,我在里面卖过闲置的家电、孩子的玩具,也买过不少东西,价格实惠,还能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南昌“二手经济”的兴起,是市民消费观念转变的体现,人们更加注重物品的性价比和实用性,愿意让旧物发挥新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二手经济”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实惠,也为资源循环利用、环境保护贡献了力量,让南昌这座城市在新旧交替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